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
欢迎投稿本网站
标题 作者
网站首页 > 文化 > 正文
尘封两千多年的秦代士兵家书依然暖心,它有重要的历史价值
2019-12-03 10:35:05   来源:东方头条   作者:   责任编辑:

家书是身在远方之人与家乡亲人相互往来的私人书信,它传递着真实的情感和信息,原汁原味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点一滴或局部侧面。先秦时期的史料极度匮乏,且仅有的史料中的一些内容真实性难以考证,因此,若能发现尘封两千多年的家书,其意义不言而喻。1975年,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就出土了两封弥足珍贵的秦军士兵的家书(木牍),专家鉴定表明,这是二弟黑夫和三弟惊写给大哥衷的书信。

其一:二弟黑夫和三弟惊写给大哥衷:11号牍。木质。长23.4厘米、宽3.7厘米、厚0.25厘米。正面5行,249字;背面6行,残存110字。

二月辛巳,黑夫、惊敢再拜问中:母毋恙也?黑夫、惊毋恙也。前日黑夫与惊别,今复会矣。黑夫寄益就书曰:遗黑夫钱,母操夏衣来。今书节(即)到,母视安陆丝布贱,可以为襌裙襦者,母必为之,令与钱偕来。其丝布贵,徒〔以〕钱来,黑夫自以布此。黑夫等直佐淮阳,攻反城久,伤未可智(知)也,愿母遗黑夫用勿少。书到皆为报,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,告黑夫其未来状。闻王得苟得(以上正面)

毋恙也?辞相家爵不也?书衣之南军毋……不也?为黑夫、惊多问姑姊、康乐孝须(嬃)故尤长姑外内……为黑夫、惊多问东室季须(嬃)苟得毋恙也?为黑夫、惊多问婴记事可(何)如?定不定?为黑夫、惊多问夕阳吕婴、匾里阎诤丈人得毋恙……矣。惊多问新负(妇)、妴(婉)得毋恙也?新负勉力视瞻丈人,毋与……勉力也。(以上背面)

11号木牍翻译成白话就是:今天是二月辛巳日。黑夫和惊拜问大哥:母亲身体还好吧?我们兄弟俩都挺好的。前几天,我们哥俩因为作战没在一起,今天终于又见面了。黑夫再次写信来的目的,是请家里赶紧给我们送点钱来,再让母亲做几件夏天穿的衣服送来。见到这封信之后,请母亲比较一下安陆的丝布贵不贵,不贵的话一定要给我们做好夏天穿的衣服,和钱一起带过来。要是家乡的丝布贵,那只带钱来就行,我们自己在这边买布做衣服。

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淮阳之战了。进攻这座叛逆之城的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,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意外,所以母亲给我们用的钱也别太少了。收到信后请马上给我们回信,一定要告诉我们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,如果没送到也跟我说一声。大王说只要有文书就不会耽搁。人家送文书来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。

信和衣物寄到南方军营时千万别弄错了地方。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,特别是大姑。再问问婴记季,我们和他商量的事怎么样了,定下来没有?还有,代我们向夕阳吕婴、匾里阎诤两位老先生问安,他们身体还硬朗吧?惊特别惦记他的新媳妇和婉,一切都好吧?新媳妇要好好照顾老人,别惹老人生气。大家要共同努力维护好这个家庭。

其二:惊写给衷:6号牍。木质,已残。残长16厘米、宽2.8厘米、厚0.3厘米。正面残存5行,87字,背面残存5行,81字。

惊敢大心问衷,母得毋恙也?家室外内同……以衷,母力毋恙也?与从军,与黑夫居,皆毋恙也。……钱衣,愿母幸遣钱五、六百,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。……用垣柏钱矣,室弗遗,即死矣。急急急。惊多问新负、妴皆得毋恙也?新负勉力视瞻两老……(以上正面)

惊远家故,衷教诏妴,令毋敢远就若取新(薪),衷令……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,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……为惊祠祀,若大发(废)毁,以惊居反城中故。 惊敢大心问姑秭(姐),姑秭(姐)子彦得毋恙……?新地入盗,衷唯毋方行新地,急急急。

6号木牍翻译成白话就是:惊问候大哥衷。家里家外的全靠大哥操持了。自从我们出外征战之后,母亲还好吧,跟以前一样硬朗吧?跟黑夫住在一起的时候,她老人家一直都是很健康的。钱和衣服的事,希望母亲能寄个五六百块钱来。布要仔细挑选品质好的,至少要二丈五尺。我们借了垣柏的钱,而且都用光了。家里要是再不寄钱来,就要出人命了。急急急。

我非常惦记新媳妇和妴,她们都还好吧?新媳妇你要尽力照顾好爸妈。我出门在外,妴就拜托大哥你来教育管束了。如果要打柴,一定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,大哥你一定要把她替我看好了。听说新地城中的百姓大都逃空啦,而且让这些原住民干什么他们也真的不听招呼。问候姑姑,她和她儿子彦还好吧?为我求神祭拜的时候,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签,那只是因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缘故,别想多了。新地城中有盗贼蜂拥而至,大哥一定不要去那里。急急急。

木牍之秦字多难以辨识,加之字迹漫漶,且有残破,经专家整理成上述木牍之内容。根据11号木牍和6号木牍的内容可确知或推知以下秦国历史信息:

一是秦国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。木牍记载从军的黑夫和惊向家里要衣服、布和钱,反映了秦国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,这与现在从军,国家包办衣食住行截然不同。从军作战,不仅艰苦,而且时刻都有生命危险,秦国为何还要让士兵自备衣服和费用?士兵的作战激情从何而来?

这是因为秦国的军功爵制具有巨大的诱惑力,获取军功是底层民众实现阶层跃升最重要的手段。军人获取军功,政府会授予爵位,赐给田、宅、家臣,父母和妻子是奴隶身份的以转为平民身份,随着爵位的升高,各种优待也随之增加。从黑夫和惊给大哥衷的家书中可以看出,黑夫和惊在战争中获有战功,已被授爵,但他们不清楚授爵的文书是否送到家中,所以问及家人政府授予爵位的文书是否送到家中了,并提醒家人不管家里是否收到文书都要回信告诉他们。给尔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,与免除自备衣物费用相比,有霄壤之别。

孙子说:凡兴兵十万,征战千里,百姓的耗费,国家的开支,每天都要花费千金。在战争中,粮食是集中供应的,尽管有些是从敌对国家就地获取的,但国家耗费还是海量的,而军人自备衣服和费用,无疑会极大地减轻国家负担,有利于军队的长期作战。

秦国军队的勇敢是军功授爵制催生的。问题是,这样的“勇敢”不仅对敌人残忍,对自己人也毫不留情。据考古发现,秦狱吏“喜”用竹简记载了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。在攻打邢丘的战斗中,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。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,据首级为己有,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,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。另外几枚竹简上说:两个士兵为了争抢一个首级而大动干戈。

二是秦国一个家庭至少留一个成年男子在家务农不当兵。战国时代,兵争不已,秦国从军人数庞大。按照秦国规定,男子17岁就开始傅籍服兵役,但战事吃紧时,15岁的男子也可能被征入伍。不过,政府在征兵时,总给每个家庭留一个男劳力务农。木牍透露的信息是,黑夫和惊服兵役,衷则留在家中务农。这是因为,秦国政府深知不生产和储备足够的粮食,国内无法安定,也难以支撑旷日持久的统一战争。事实上,商鞅变法后,秦国对外战争从未因缺少军粮而失败,即使像长平之战这样的超大规模战役,秦国军粮也很充足,而赵国粮食短缺,向齐国借粮又被拒绝,故在长平之战的僵持中,赵国首先支撑不住了,这是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的重要原因。赵国粮食短缺,支撑不了战役,才导致赵王换将,赵括急于进攻,结果赵军欲速不达,昏招迭出,被秦军打败。这启示我们:如果前端有缺陷和问题,那么必然在后端引发一系列问题和麻烦,而且往往无法逆转和难以解决。

三是商鞅变法只是从形式上增加了成年男劳力分家单过的户数。为了改变秦人聚族而居、大家庭共同生活的传统,扩大小家庭数量,促进小农经济发展,商鞅实行人头税,并特别规定:“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,倍其赋”,凡是一家有两个成年劳力不分家单过的,对这个家庭要加倍征收人头税,这导致秦国小家庭数量激增。但是,从黑夫和惊给大哥衷的家书看,其大家庭名义分异了,但实质上并未分异。你看,母亲至少总理三个家庭,三个儿子家庭的钱财由她总管,儿子缺钱不是向媳妇要,而是向妈妈要;黑夫和惊从军作战,衷在家主持三个家庭的农事,名义上的三家实为一家,共同劳动和生活。传统的东西很难改变,因为惯性作用、条件使然、现实所需。

四是秦之社会依然奉孝道重亲情敬乡老。木牍透出浓浓亲情,黑夫和惊对亲人的思念、惦记和关爱溢于言表,并非后世史书所言, 秦与戎狄同俗,有虎狼之心,贪戾好利而无信,不识礼义德行。苟有利焉,不顾亲戚兄弟,若禽兽耳,社会风气也非败坏到了“借父耰锄,虑有德色;母取箕帚,立而谇语”的地步。黑夫和惊不仅关爱家人,还尊重、关心乡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,让家人代为问好。可见,秦人爱家庭、重孝悌、尊乡贤。荀子说,秦国官有公心、民有古风,此言不虚。

五是木牍透露了秦国灭楚战争的概貌。11号木牍记“直佐淮阳,攻反城”;6号木牍记“以惊反城故”,所记者为秦王政二十三年秦灭楚的战争。秦王政二十二年,李信和蒙武统率20万秦军伐楚,在郢陈的南部和东南部大败楚军,可是正当秦军准备按预定计划乘胜攻克楚国军事重镇汝阴(安徽阜阳市),直捣楚国首都寿春时,李信军却停止了前进,反而回师进攻郢陈,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,大败而归。木牍中的“反城”即郢陈。

李信铩羽而归后,楚军以郢陈为基地,大举进攻秦国,迫使秦王亲自到频阳陈谢请求王翦复出。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,大体沿着李信进攻楚国的路线,收复失地,攻打郢陈,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,王翦以秦军一部包围郢陈,自己亲率秦军主力南下,攻取平舆,大破楚军,又乘胜东进,深入楚国境内,攻克楚国首都寿春,俘虏了楚王负刍。黑夫和惊可能就是留下包围郢陈的秦军士兵。这其间,昌平君率楚军坚守郢陈,秦军攻而无功,急得秦王亲自前来督战。这就是木牍说的“攻反城久”。当昌平君得到楚国国内不利的消息,便撤出郢陈,东去退回到楚国境内。当得到楚王被俘的确切消息后,他被楚国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。王翦南下完成既定的军事任务后,率秦军主力移师北上,与楚王熊启、大将项燕统领的楚军决战于蕲县,结果楚军战败,楚王熊启战死,大将项燕自杀。秦军乘势向江南广大楚地以及臣服于楚的越地进攻,不久越君降秦,至此,楚国灭亡。

六是秦国依法治理国家,本土社会安定。秦国尚法,明法壹刑,事皆决于法。在惊写给衷的信中,提醒家人“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,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……新地入盗,衷唯毋方行新地”。说明秦国本土尚法,社会秩序比较好,而秦国新占领区原住民不遵法令,社会治安状况令人担忧。秦国社会秩序比较好,不仅在于商鞅变法彻底、深刻,而且在于秦人信仰法律、尊崇法律,整个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文化。这也是秦国扫灭六合的重要原因。法律只不过是穹窿顶上的拱梁,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,才是穹窿顶上不可动摇的拱心石。

相关热词搜索:秦代 家书 尘封 士兵 多年

上一篇:汉武帝刘彻是怎样的皇帝?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
0
最新资讯
本月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