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
欢迎投稿本网站
标题 作者
网站首页 > 文化 > 正文
原创 战国传奇:“完璧归赵”后,还发生了啥故事?
2019-12-20 15:32:02   来源:东方头条   作者:   责任编辑:

战国传奇:“完璧归赵”后,还发生了啥故事?

“完璧归赵”,说的是,战国时赵王得到了一块美玉曰:“和氏璧”,秦国得知后,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,赵国惧怕秦国,就派蔺相如前往交涉,蔺相如运用自己的智慧,终于使“和氏璧”又安全回到赵国的故事。所以就有了“完壁归赵”的成语。这个故事很感人,不过,你知道其后还发生了什么别的故事吗?

“和氏璧”是否“完璧归赵”:就在赵国庆幸没有受到秦国的欺辱而完璧归赵的时候,秦国却给予赵国猛烈的回击。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明确记载:其后,秦伐赵,拔石城。明年,复攻赵,杀二万人。完璧归赵的后果,就是赵国失掉了一座城池,两万人被杀。那么,“和氏璧”真的就保住了吗?据说,“和氏璧”最终还是被秦国拥有,秦王政十年,丞相李斯在上《谏逐客书》中有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随、和之宝。”这“随、和之宝”,即指“随侯之珠”与“和氏之璧”。不知这块美玉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得,还是赵国惧怕被秦国所灭而主动进献?

“和氏璧”为何如此贵重:“和氏璧”的传说最早见于《韩非子》,楚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璞玉,璞玉就是未经加工的玉石。卞和捧着璞玉进献厉王,厉王派人查看,结果,说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厉王大怒,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。武王继位,卞和又捧着璞玉进献,又被砍下了右脚。文王继位,卞和不再进献,而是躲在楚山痛哭,文王派人询问,卞和说:我并不是哭自己失去了双脚,而是哭稀世珍宝不被人认识,忠君之人不被奖赏,无罪而受刑辱。于是,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,果真是稀世之玉,遂命名为和氏璧,成为楚国的至宝。但这块传国之宝是如何到了赵国呢?这却是一个不解之谜。

秦国向赵国索要“和氏璧”的意图:秦国愿用十五座城交换赵国的和氏璧,其意图恐怕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。战国末期,秦昭襄王拜范睢为相,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,使秦国逐渐强盛。秦国与赵国接壤,秦国时刻都有吞并赵国之心。秦国索要和氏璧的时候,赵惠文王就询问过诸位大臣,诸大臣,包括廉颇在内都说,如果不给就怕秦国派军队硬夺。在询问蔺相如时,蔺相如也说,“秦彊而赵弱,不可不许。”众大臣都围绕着如何给才不失面子的问题展开讨论,就是没有一人能够看透秦国的真正意图。那么,秦国是真想要这块和氏璧吗?我看未必,若秦王意在和氏璧,那十五座城早已纳入赵的版图,秦只是在试探赵的实力或反应。

“和氏璧”事件只是秦试探赵的第一步,第二步就是约赵王在绳池会晤,赵王害怕不敢赴会,大臣们商议后,还是决定前往。有了和氏璧的前奏,廉颇似乎看出了秦的阴谋,对赵王说,大王如果三十日不还,则请立太子为王,以绝秦国意图。赵王只好答应。这次约会,还是凭着蔺相如的机智,赵王才逃脱了厄运。但是,秦亡赵之心不死,之后连连侵犯赵国,数年后,终于将赵国吞噬。

“和氏璧”的最终结局:和氏璧的记载仅限于上述史料当中,传说,秦始皇将它做成了玉玺,镌刻着李斯所书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个篆字,但这只是传说而已。有人认为,传国玉玺是用陕西蓝田玉制作而成,这倒可信。

“完璧归赵”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,确实脍炙人口,有一则后世的故事也很感人。说是两家盖房,为争一墙大打出手,一方便写信给在京城做官的亲戚,要求用权力压制另一方,官员写了一首诗,曰:“千里寄书为一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万里长城永不倒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"结果,双方冰释前嫌,主动礼让了一墙,称之为“三尺巷”,两家也世代友好传为美谈。不知这“完璧归赵”的故事又能给后人什么启示?

(本篇完)

相关热词搜索:完璧归赵 战国 发生了 传奇 故事

上一篇:苏轼最洒脱的一首词,最后两句流传至今,安慰了世人百年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
0
最新资讯
本月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