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
欢迎投稿本网站
标题 作者
网站首页 > 新闻 > 正文
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帮着农民把钱赚 ——长治市黎城县晋福村“农业全托管模式”小记
2025-09-12 15:27:52   来源:   作者:   责任编辑:
      “做给农民看、带着农民干、帮着农民把钱赚”,在长治市黎城县晋福村的农业生产托管烘储基地里,高处悬挂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。这句朴实的话语,不仅是晋福村发展农业全托管的初心,更是该村在黎城县“四带十二集群”蓝图推动下因地制宜振兴乡村的真实写照。因农业全托管这一现代化农业模式,该村作为全国唯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,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。
做给农民看
      晋福村紧邻黎城经济技术开发区,守着企业,村里的人都到企业就业了,村里的地,有的人家得过且过地种,有的人家干脆承包出去,或者放任自流。2020年,乘借乡村振兴的东风,在黎城县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下,晋福村两委决定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,以组建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,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主业,围绕土地做文章。结合村上的实际,他们决定把地“收”回来,统一种、管、收,于是“农业全托管”模式应运而生。
      他们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势,推出“1+6+N”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,创新1个服务载体、提供6种套餐服务、进行N种作物轮作,采用全环节托管或部分环节托管方式,引导村民将地里的农活儿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,村集体经济组织再联合服务队伍统一耕种。
      当时,村民普遍持“自己种不好,别人更种不好”的怀疑态度。“光说不练假把式,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收成让村民信服。”晋福村党支部书记张轶光说道。为此,他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,精选900多亩土地作为首批托管试点,从选种、耕种到田间管理全程亲力亲为,严格把控每个环节。
      没有启动资金,他们就和优质农资经销商谈合作,由经销商先行垫付,收获后再结算种子和化肥等款项;没有大型农机具,就和拥有农机具的农机手签订服务协议,划定标准,保障每亩土地的出苗率。
      到秋收时,试点地块的粮食产量不仅不低于村民自种水平,还因规模化种植降低了成本。“看到我们的全托管模式省心省时又省事,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主动要求加入托管队伍。”张轶光回忆道。看得见的成效打消了村民的顾虑,为模式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。“第二年,看到实际效果以后,周围村的村民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托管,一下子就托管了6个村的6000多亩土地。”张轶光说。
      2024年,晋福村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已经扩展到周边11个村1万余亩,服务农户达1400余户。
      晋福村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。“农业全托管”模式在黎城县广泛推广,并得到国家农业部门的肯定,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模板。
带着农民干
      随着村民认可度提升,晋福村开始稳步扩大托管规模。“当时最大的难题是农机不够用,我带着班子成员跑遍周边乡镇,挨家挨户动员各家农机手加入合作社,还跟县里争取了农机购置补贴。”​张轶光指着墙上的发展图说道,“下一步我们要把土地整合、农机服务、技术指导这些关键环节撑起来。”
      为此,该村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了周边村庄的30多个农机手、40多台大型农机具。2022年,又投资300多万元,同时利用驻村钢厂的免费余热建起了烘干储存基地,解决了农户晒粮环节的问题,同时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了耕、种、收、烘、储、销闭环运营,延长了农业产业链,缩短了流通环节,降低了成本。
      2023年,晋福村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,继续延伸产业链条,利用乡村振兴扶持资金130余万元购置大中型农机具,从整合农机手、农机具为农户服务到集体合作社自有农机具直接下地搞服务,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30元/亩的作业费为群众服务。
帮着农民把钱赚​
      全托管模式的落地生根,最终惠及的是每一位村民。“村里大多数人在附近工厂务工,土地托管后,大家不用再两头奔波,既能安心上班,又能按时收到粮食或卖粮收入。”张轶光说。晋福村经济合作社通过提供就业岗位,每年帮助30余名脱贫户等低收入家庭成员获得收入,累计为这些家庭增加约4.5万元的收入。
      统一托管后,玉米种植成本约为360元/亩,其中,农户购买种子、化肥等农资材料每项能节省10元至20元,农田农资农具节约成本50元至60元,人工节约成本200元至300元,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资集中采购、组织生产中也可获得收益。
      该村积极推行玉米、小麦、大豆(葵花)轮作,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实现耕地效益最大化。由此,也打开了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技入田的快速通道,晋福村和周边村庄的农业发展开始向现代化迈进。​
      2022年,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5万元,其中99.18万元为经营性收入。经合作社成员大会讨论,20%的净收益用于村民分红,1828名村民领到了分红款。2023年,村集体总收入增至165万元,经营性收入占比达71.5%。
      晋福村以“做给农民看、带着农民干、帮着农民把钱赚”的使命担当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鲜活样本。为方便周边村民签约,晋福村还推出了手机线上签合同服务。“很多村民平时在外务工,回来签合同耽误时间,有些偏远村庄来回跑也不方便。”张轶光笑着说,“现在村民们在手机上就能签合同,粮食变现后直接打钱!”
      如今,晋福村的全托管模式已在黎城县全面推广,满桌整齐摆放的各村及社区签订的农业生产托管合同,见证着这一模式的强大生命力。
      从最初的艰难起步,到如今的蓬勃发展,晋福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全托管之路。未来,晋福村将继续完善这一模式,依托良好的产业支撑,朝着让村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迈进。(孙洁 程子豪 甘泉 文/图)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2025现代智能科技产业交流会在厦门举行 鸿蒙福建公司发布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
0
最新资讯
本月排行